DIY献上最真诚祝福爱意小卡独一无二
今年西洋情人节2月14日碰巧遇上了中国情人节元宵节,想必情侣们已经开始计划如何送礼及庆祝这个特別的日子。送上亲手製作的手工艺品,肯定能让对方感到无比的温馨。
可以试用其他的拼图贴图案与其他的红包封图案,构出不同设计的卡片。(图:星洲日报)
云手工花艺坊的赖碧云老师教导大家轻鬆完成“心心相印”卡片,製作独一无二充满爱意的小卡,还可以將寄语写在卡片內,给对方最真诚的祝福。
她说,由於这次是西洋情人节碰上了中国情人节,於是在卡片设计上使用了红包封以及代表爱情的心形结合,来个“中西合併”的卡片。
她指出,若是製作过程面对问题,也可以自行上面子书《云手工花艺坊》专页留言询问,或是参考製作。
(星洲日报‧古城)
林连珠:剪生肖不难 剪纸靠下工夫琢磨
林连珠个人心得是,传统剪纸艺术并没格式或定格,仍有许多创新点子能通过巧思妙想而剪出更多趣图。
艺术剪纸达人林连珠称,剪纸一点儿也不难,就看有没下多工夫去琢磨,如果研究多年,无论任何的生肖剪纸,也不会再难倒。
她认为,传统剪纸艺术并没格式或定格,仍有许多创新点子能通过巧思妙想而剪出更多趣图。
她透露,传统剪纸给予新一代非常高难度感觉,因而许多年轻一代也提不起兴趣。
“其实,许多传统文化艺术,都能从最基础做起,当一个陌生的传统艺术变成浓厚兴趣时,许多的巧思概念就会慢慢浮现,届时才踏入真正的收成与满足感阶段。”
她强调,当然欲速则不达,许多的基础,都需要一段时间来琢磨,剪错图案是迈向更高难度图案的过程,慢慢的,就能体会剪纸艺术其实非常有趣。
“剪纸艺术不只是点缀住家,让居住环境更有春意,且应节气氛带出来的玩意儿,更是西方对东方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文化特色,剪纸艺术也能启发更多的创意点子,这对漫长的人生职场创新突围时代,也日益重要。”
她说,开启右脑无限潜能,对年轻一代百利而无一害,许多时下年轻人都没善用假期空档学习课外的任何艺术项目,家长们也对孩子们沉迷于电玩或手不离机低头族趋势,充满忧心不已。
应再深入思考变化
对此,她认为,家长应对鼓励孩子们多接触任何校外的生活项目,特别是艺术这块,包括音乐或绘画,所谓学习艺术的孩子不变坏,也能通过多学习,多琢磨,开阔更多创意的空间,充实沉闷的生活形态。
她的个人心得是,许多事物都不只是一个面,在完成一个艺术剪纸后,不应满足于当下,反而是应再深入思考,是不是能在稍微改变剪法,作品的艺术美更绽放异彩,这样的兴趣带动“剪纸人”激发更多想象力,这才是传统剪纸艺术的真正精髓。
~以上新闻转载自南洋商报~
贺年卡市场淡静‧厂商不再出新货
手机短讯及电脑密邮贺年快速方便又省钱,贺年卡靠边站,市场一片淡静,厂商也不再出新货,市面上卖的是存货。
设计吉祥如意的贺年卡,永不过时,一样可派上用场。(图:星洲日报)
文冬腾达书局老板娘叶翠莲(49岁)接受本报访问时说,近3,4年来,贺年卡销量不断下跌,今年更加惨淡,可能连20%的存货都卖不出。
手机上网拜年成风气
叶翠莲说,一张贺年卡的价格介于数毛至2令吉,又要购买邮票,而寄送也要花几天的时间,的确麻烦又花钱,因此,现代年轻人不流行寄贺年卡,多是通过手机及上网拜年传情达意,加上行情不好,小市民能省则省。
她说,厂商是以寄卖方式在她的店售卖贺年卡,以前电脑资讯尚未发达时,她每一年可以卖出70%的货物,现在看来,20%也难卖。
她说,目前只有一些大公司与社团来买贺年卡,以寄给他们的顾客或商界友好拜年,至于年轻人,全部都不流行这一套了。
由于市场冷淡,制作贺年卡的厂商,也不再生產新的贺卡,因此,她所售卖的贺年卡,大部分也是厂商的旧货,不过其设计方面却是切合时宜及永不过时,卖完就算了。
此外,红包封也乏人问津,因为各大银行及大公司企业每年都免费派送红包封,人民能省则省,不用自己去买了。
(星洲日报‧东海岸)
开店寄卖开班授课 可爱手作热起来
手作制作者精心制作的产品琳琅满目, 可爱的零钱包、小包包及饰物都让女生爱不释手。
怡保近年来开始流行手作文化,手工制作的可爱娃娃、手提包和饰物都让人爱不释手,一些手作爱好者甚至开店以及开班授课,让他们的作品可以有一个“栖息之地”。
来自江沙的李慧敏为了推广手作文化,在和丰开设第一家手作店,她在该地购置店铺后一直搁置该物业,直至听到同样是手作爱好者的妹妹李慧婷(little way)向她申诉,每次到处贩卖手作时都需付租金,非常不划算,李慧敏就萌起自己开店念头。
欢迎爱好者寄卖
她向《南洋商报》指出,去年12月开始经营“小聪明企业”
手作店,刚开始时顾客都对不织布手作不甚了解,不能接受产品价格,经过她多番向顾客介绍和解释后,顾客开始接受。 她深知不能靠手作店维持生活,所以以修改衣服为主,卖手作为辅,她也欢迎手作爱好者在其店内寄卖。
她表示,目前共有6个人在其店内寄卖,另有两人也想加入。
免费教小朋友学手作
李慧敏也趁周六免费教导附近小朋友学习手作,让小朋友除读书外,多一个活动空间。
小朋友只要在店内购买材料,就可跟她学习,她目前有10名学生,其中2人是男生。
“之前有些学生是被父母逼来的,如果学生自己没兴趣,我都叫他们不要再来,因我看到他们很可怜,我也教到不开心,喜欢的学生则每周都会来。”
她让学生自由发挥,学生想要做什么东西就自己准备材料,然后和他们一起完成作品。她教导成人制作手提包,学生上过一堂课后,她都鼓励他们自己研究和创作。
~以上新闻转载自南洋商报~